传承经典 弘扬中医
本草备要
- 汪昂
-
中医本草书籍
- 《本草备要》,古代汉族药学著作。共八卷。汪昂撰,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刊,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,亦为医学门径书。 主要取材于《本草纲目》和《神农本草经疏》。卷首为药性总义,统论药物性味,归经及炮制大要:卷一草部药191种,卷二木部药83种,卷三果部药31种,卷四谷菜部药40种,卷五金石水木部药58种,卷六禽兽部药25种,卷七鳞介鱼虫部药41种,卷八人部药9种,共计478种。每药先辨其气、味、形、色,次述所八经络、功用、主治,并根据药物所属之“十剂”,分记于该药之首。后世刊本又增附药图400余幅,更臻完善。
更多相关中医书籍
- 本草
-
张秉成
- 《本草便读》,中药学著作。共四卷。张秉成撰。刊于1887年。本书将常用药物580种,参照《本草纲目》分为山草、隰草……等24类
- 本草
-
卢之颐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,古代汉族药学著作。共十卷。明代卢之颐撰。成书于清顺治四年(公元1647年)。此书选《神农本草经》药物222种,后世收载药物143种,合为365种,每药考证药性,记录形态,参以诊治之
- 本草
-
张志聪
- 《本草崇原》,三卷,约始撰于康熙十三年(1674),此书摘录《本草纲目》中本经药233味,(另有附品56种),作“崇原”之论。
此书摘录《本草纲目》中本经药233味,(另有附品56种),作“崇原”
- 本草
-
吴仪洛
- 《本草从新》,古代汉族药学著作。十八卷。吴仪洛撰。刊于1757年。全书载药721种,较《本草备要》多240余种。
此书作者在清·汪昂所撰《本草备要》基础上重订而成。全书十八卷,卷首为“药性总义”,
- 本草
-
陈其瑞
- 《本草撮要》,汉医古籍。陈其瑞撰 。自序余质愚鲁。明知学医非有记性悟性。断不能洞悉精微随机应变以疗人疾。无如嗜医之心已历三十余年。未尝或倦。因之博采古今各大家所着方药。删繁就简。注于每药之下。某药某
- 本草
-
姚澜
- 古代汉族药学著作。共四卷。姚澜(又名维摩和尚)撰。刊于1840年。本书按药物归经理论进行编写。将药物分成通经络的药物(即按照十二经及奇经循行的药物)与不循经络的杂品。并用简明的注文形式阐述药性、主治